大木作-额-阑额、由额
阑额是大木作中重要的水平构件,用在檐柱柱头之上,主要起到拉结左右檐柱的作用,防止柱头侧移,增强柱框架构的整体性。
由额是联系构件,用在阑额之下。
侧脚:檐柱柱脚微微向外伸出,使柱整体向建筑内侧倾斜,称作侧脚。侧脚的使用可以形成房屋梁架框架底盘略大,柱顶盘略小的形式,在承受铺作和屋顶重量时形成向内挤压的力,使得梁架结构更稳定。
生起:檐柱从平柱到角柱逐渐生起增高称为生起,其中当心间两柱称为平柱。檐柱生起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,还能使建筑的檐口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曲线。
替木又叫柎,通常用于单枓、令栱、重栱之上,上承撩风槫或撩檐枋的短木。替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器,明清之后很少使用。
卷杀是将木构件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,使得构件端部丰富柔和。卷杀在古建筑中应用广泛,柱头、栱头、替木两端、梁栿等都有使用。
栌枓为铺坐最下层的枓,安装在柱头之上,主要承载铺作层和屋盖层重量,并传递给柱网。(宋以前栌枓通常直接安放在柱头之上,宋及以后在柱头和阑额之上增加普拍枋,栌枓则安装在普拍枋之上,这一特征通常也可作为断代标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