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文章

唐宋辽金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知识

大木作-柱-侧脚生起

侧脚:檐柱柱脚微微向外伸出,使柱整体向建筑内侧倾斜,称作侧脚。侧脚的使用可以形成房屋梁架框架底盘略大,柱顶盘略小的形式,在承受铺作和屋顶重量时形成向内挤压的力,使得梁架结构更稳定。
生起:檐柱从平柱到角柱逐渐生起增高称为生起,其中当心间两柱称为平柱。檐柱生起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,还能使建筑的檐口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曲线。

石作-柱础

柱础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,在《营造法式》中归类为石作。柱础承受由柱传递下来的整个木架构和屋顶重量,并传导到地基。除了承重和增加受力面积防止地面塌陷之外,柱础还起到将柱脚抬离地面以防止柱脚受潮腐朽,以及一定的装饰作用。

大木作-枓-栌枓

栌枓为铺坐最下层的枓,安装在柱头之上,主要承载铺作层和屋盖层重量,并传递给柱网。(宋以前栌枓通常直接安放在柱头之上,宋及以后在柱头和阑额之上增加普拍枋,栌枓则安装在普拍枋之上,这一特征通常也可作为断代标志)

材分制-“以材为祖”

通过对木材截面的宽高比和具体尺寸进行规定和分级,将木材截面宽高按固定比例分为一定份数,并以一份为基本单位计算木构件各尺寸,以此来统一并规范木构件尺寸,方便计算功限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