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石MoonStone

中国古建筑爱好者,学习了解唐宋辽金时期木结构建筑。

大木作-柱-侧脚生起

侧脚:檐柱柱脚微微向外伸出,使柱整体向建筑内侧倾斜,称作侧脚。侧脚的使用可以形成房屋梁架框架底盘略大,柱顶盘略小的形式,在承受铺作和屋顶重量时形成向内挤压的力,使得梁架结构更稳定。
生起:檐柱从平柱到角柱逐渐生起增高称为生起,其中当心间两柱称为平柱。檐柱生起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,还能使建筑的檐口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曲线。

《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》

编著:
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、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
简介:
“佛光寺东大殿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对木结构的勘察只是这一保护工作的一个基础步骤,我们希望通过对此勘察报告的出版,有助于对其文物价值的认识,有助于对其结构现状的认识,有助于进一步保护设计,也有助于对唐代建筑的研究。”

《唐风建筑营造》

作者:李百进
简介:‌‌作者对“唐代建筑”和“唐时代建筑”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,收集了较多的唐风建筑遗构调研和唐宫复原研究设计资料,从壁画启示、遗构调研、复原研究、东瀛唐样、构架探微、斗棋解析、细部构造、设计要点、设计实例、装饰纹样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,并配有大量的图样。

《何谓良材: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大木作选材与加工》

作者:彭明浩
简介:‌‌作者从木材视角出发,结合古建修缮经验、树种材性分析、树种显微检测,对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。同时通过大量建筑实例,对常见大木作构件加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。给我们提供了从材料和加工的角度重新认识古建筑的新视角。

石作-柱础

柱础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,在《营造法式》中归类为石作。柱础承受由柱传递下来的整个木架构和屋顶重量,并传导到地基。除了承重和增加受力面积防止地面塌陷之外,柱础还起到将柱脚抬离地面以防止柱脚受潮腐朽,以及一定的装饰作用。

大木作-枓-栌枓

栌枓为铺坐最下层的枓,安装在柱头之上,主要承载铺作层和屋盖层重量,并传递给柱网。(宋以前栌枓通常直接安放在柱头之上,宋及以后在柱头和阑额之上增加普拍枋,栌枓则安装在普拍枋之上,这一特征通常也可作为断代标志)

材分制-“以材为祖”

通过对木材截面的宽高比和具体尺寸进行规定和分级,将木材截面宽高按固定比例分为一定份数,并以一份为基本单位计算木构件各尺寸,以此来统一并规范木构件尺寸,方便计算功限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