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作-柱础

最后编辑时间:

柱础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,在《营造法式》中归类为石作。柱础承受由柱传递下来的整个木架构和屋顶重量,并传导到地基。除了承重和增加受力面积防止地面塌陷之外,柱础还起到将柱脚抬离地面以防止柱脚受潮腐朽,以及一定的装饰作用。

柱础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:
一、在柱下挖坑铺垫鹅卵石,将柱脚与泥土隔离。
二、使用自然石材不做过多修饰,仅上部凿平以承托柱脚,通常与地面平齐。
三、将石材凿刻成特殊造型,甚至雕饰出复杂花纹,并露明将柱脚抬升到地面之上。

柱础的造型由早期素面的鼓形、翻斗形、覆盆形等朴素造型,逐渐发展到雕牡丹、海石榴、宝相花、莲花等各式复杂花纹和造型,再往后则造型和纹样就更加多样和复杂了。

柱础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,下面部分落于台基之上,称为础;上面部分直接承接柱脚,称为𬃊(zhì)。其使用方式通常有两种,只用础而不用𬃊的,也有础和𬃊一起使用的。

𬃊(读音zhì,古代也通质,繁体为櫍,根据用料不同或用礩、鑕)

𬃊作为柱与柱础之间过渡的结构,主要起到阻止水汽向上传播,防止柱脚腐烂的作用。𬃊有用金属的(铜),有用木材的,更多的是使用石材的。当使用木材时,需要横纹使用,防止水汽顺着木纹向上造成柱脚腐烂。𬃊替代柱脚腐烂,且可以方便替换以保护柱,梁思成称赞
“所以柱下用𬃊实在是一种聪明的做法”。

《营造法式》中规定𬃊半径比柱宽3分°,厚10分°。下3分°称为平,上7分°为欹。上部欹做3分°卷杀,令上部端面与柱同宽。除此之外,𬃊的造型还有平板形、反斗形、鼓形,其中鼓形为多。也有很多石质柱础𬃊和础是一体的。

柱础:

《营造法式》中规定,础石平面宽为柱直径的2倍,高为柱直径的1倍。如果础石宽的绝对尺寸小于3尺(宋营造尺,可按1尺=32厘米估算),则高度应该适当增加;如果础石宽的绝对尺寸大于4尺,则高度统一为3尺。柱础上如果为覆盆形,则覆盆高度为柱直径的1/5。覆盆上为盆唇,高为柱直径的1/50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